抖,“您看这株稻子的特征。
花药瘪小,花粉不育,但柱头发育正常。
是雄性不育株!!”
“你少在这转移话题!”
谢名美还想说什么,却被袁老抬手制止。
袁老弯下腰,仔细观察起那株水稻,脸色渐渐由严肃转为惊喜。
“你们看,”我指着手中那株稻子,努力平复着刚才打架的喘息,“这株水稻的花药结构很特别。
它虽然有花粉,但好像完全不能授粉结实。”
袁老接过那株稻子,仔细端详起来。
他掰开一朵稻花,用放大镜查看花药结构,眼睛越来越亮。
“好!
这确实是个重要发现!”
袁老激动地说,“你们看这个花粉的特征,完全符合碘败型不育的特点!”
谢名美的告状声戛然而止,不可思议地看着这一幕。
“就叫它野败吧!”
袁老站起身,声音因为兴奋而有些颤抖,“这可能就是我们要找的育种材料!
马上整理资料,我要向全国的育种专家通报这个发现。”
8.时光飞逝,我们在实验田里度过了一年的春夏秋冬。
此刻,看着眼前这片长势喜人的试验田,我回想起那场改变命运的打架。
谁能想到,从一株野败稻开始,竟走出了这样一条路。
每天天不亮,我和李敏选就要到田里去,仔细记录每株稻子的特性。
为了选育出最理想的不育株,我们要观察它们的株型、穗长、颖壳大小,还要检查每一朵稻花的花药特征。
“这株的花药发育不够稳定,标记出来,下一代就不用它了。”
“你看这个,花粉完全不育,但柱头发育正常,是个好苗子!”
经过无数次的定向选育,我们终于培育出了第一个能用于生产的水稻雄性不育系——“二九南1号A“。
“乔乔,你快来看!”
李敏选兴奋地喊我,“这一片不育株,花药特征完全一致,不育性特别稳定!”
但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要实现杂交水稻的大规模推广,我们还需要找到合适的保持系和恢复系。
研究所调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水稻品种,堆满了整个种质库。
长江流域的中籼稻、华南的晚稻、东南亚的香稻、非洲的旱稻......足足有上千个品种等待筛选。
每天,我们要进行几百次的人工授粉和测交。
这是个精细活,需要在花粉成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