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旁陪着她,为她端茶递水,劝她休息。
“锦儿,身体要紧,别把自己累垮了。”
林嬷嬷红着眼眶说道。
苏锦总是笑着摇摇头,“嬷嬷,我没事,再坚持坚持就好了。”
然而,苏锦的努力并没有逃过柳依依的眼睛。
柳依依得知苏锦不仅找到了丝线,还在针法上取得了突破,心中又妒又恨。
她决定再次出手,给苏锦致命一击。
一天清晨,苏锦像往常一样来到绣坊,却发现绣坊的大门被人泼满了脏水,门上还贴着一张纸条,上面写着“绣技低劣,欺诈顾客”。
路过的行人纷纷驻足围观,指指点点。
苏锦只觉一阵眩晕,差点摔倒。
林嬷嬷气得浑身发抖,“这肯定是柳依依干的好事,太过分了!”
苏锦强忍着泪水,“嬷嬷,别生气,我们先把这里清理干净。”
她和林嬷嬷拿来工具,费力地清洗着大门和墙壁。
可流言蜚语却像长了翅膀一样,迅速传遍了整个京城。
原本还对绮梦绣坊抱有一丝期待的顾客,也纷纷打消了念头。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苏锦没有退缩。
她深知,此时若乱了阵脚,就真的完了。
她决定主动出击,挽回绣坊的声誉。
苏锦写了一封公开信,张贴在京城的各个角落,详细说明了《山河图》的绣制过程、创新之处,以及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她还邀请京城的刺绣名家、文人雅士和普通百姓,三天后到绣坊参观绣品的制作过程。
这一举动引起了轩然大波。
有人觉得苏锦是在垂死挣扎,等着看她的笑话;也有人被她的勇气和诚意打动,期待着她能创造奇迹。
三天后,绣坊前人山人海。
苏锦身着素色旗袍,端庄地站在绣架前,向众人行了一礼,然后开始绣制《山河图》。
她的手法娴熟,针法灵动,金银丝线在她手中穿梭自如,不一会儿,一幅栩栩如生的山水画卷便在绣布上徐徐展开。
在场的人都看呆了,他们从未见过如此精妙的绣技,更没想到传统刺绣与西洋针法能融合得如此完美。
刺绣名家们纷纷点头称赞,文人雅士们也赋诗作词,表达对苏锦的敬佩。
原本质疑的声音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赞叹声。
柳依依也混在人群中,看着苏锦在众人的簇拥下光彩照人,心中的嫉妒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