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主角分别是林弯弯秦刚的其他类型小说《年代:退婚极品婆家我靠渔猎发家林弯弯秦刚小说》,由网络作家“慕宁宁”所著,讲述一系列精彩纷呈的故事,本站纯净无弹窗,精彩内容欢迎阅读!小说详情介绍:杨翠芬不用出去,将挑回来的玉米杆堆放在院子靠墙的柴垛旁,拿抹布拍了拍身上的脏灰便朝着厨房走了过去。进了厨房,那股香味更浓了。灶台旁,大孙女小孙子正围在灶台旁,双眼死死的盯着锅里的东西。杨翠芬探头看了一眼,赫然是一大锅的炖鱼,锅边还贴了不少的玉米饼子。“这么大一条鱼?”杨翠芬这次是真意外了,方才听孙子说抓了大鱼回来,她还当大孙子是没见过什么大鱼呢,没想到这是真不小。“妈,弯弯这次真的是抓了好多的鱼,起码得四五十斤以上,都在院子用盐腌着呢!”赵菲脸上满是笑意,哪怕还没吃上鱼,可光是闻着那股味道,就让她心中感觉非常满足了。“院里还有?”杨翠芬惊了一下,赶紧转身朝着被筛子扣上的洗澡盆走去。掀开筛子一看,一双眼瞬间瞪的老大。“这……这么多鱼?...
《年代:退婚极品婆家我靠渔猎发家林弯弯秦刚小说》精彩片段
杨翠芬不用出去,将挑回来的玉米杆堆放在院子靠墙的柴垛旁,拿抹布拍了拍身上的脏灰便朝着厨房走了过去。
进了厨房,那股香味更浓了。
灶台旁,大孙女小孙子正围在灶台旁,双眼死死的盯着锅里的东西。
杨翠芬探头看了一眼,赫然是一大锅的炖鱼,锅边还贴了不少的玉米饼子。
“这么大一条鱼?”
杨翠芬这次是真意外了,方才听孙子说抓了大鱼回来,她还当大孙子是没见过什么大鱼呢,没想到这是真不小。
“妈,弯弯这次真的是抓了好多的鱼,起码得四五十斤以上,都在院子用盐腌着呢!”赵菲脸上满是笑意,哪怕还没吃上鱼,可光是闻着那股味道,就让她心中感觉非常满足了。
“院里还有?”杨翠芬惊了一下,赶紧转身朝着被筛子扣上的洗澡盆走去。
掀开筛子一看,一双眼瞬间瞪的老大。
“这……这么多鱼?弯弯你不是去哪偷的吧?”
此话一出,林弯弯的脸顿时一黑。
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呢?
“前些日子我不是去了陶湾那边一趟吗?我有一个同学家就是渔户出身,我跟着她学了捕鱼的法子,今天下午就是用那个法子抓着的这些鱼,小浩和丹丹也都瞧见了。”
“嗯嗯,我跟姐姐都瞧见了,姑确实是从黑水河里抓着的鱼,可大可大了!”
说着,林浩还用手比划了一下。
对于这个女儿,杨翠芬虽然疼爱,但却也了解是个什么性子,虽然有些偷奸耍滑,但犯法的事的确没做过。
加上两个孙子孙女在旁的作证,眼中的疑虑也就被打消了。
取而代之的,则是兴奋。
“这么多鱼,回头全部晒成鱼干的话,今年咱们家这个年就好过了!”
往年过年的时候,也就过年那天以及来亲戚的那几天有可能吃上一两块肉,平日里别说肉了,便是猪油都得省着吃。
但这一次,看着盆里那满满当当的一大盆鱼,便是半个月吃上一回,恐怕也不是不可能了。
林弯弯站在一旁,笑呵呵的看着这一幕。
这个老妈就是太容易满足了,如果自己明天再带回来几十斤的鱼,会怎么样?
林弯弯想着。
很快,林国强和林大河两人也挑着满满当当的苞米担回来了。
等两人回来,大铁锅里的玉米饼子和鱼被分别盛了出来,一大家子人坐在院子里,喝着热乎的炖鱼汤,再啃上一口炕的酥脆的玉米饼子,别提有多开心了。
至于吃剩下的那些鸡蛋饼,也被热了一下,一块端了出来。
吃饭的时候,林国强和林大河两人也看到了院子里的那一盆鱼,一个个都惊住了,得知是林弯弯下河抓的,二人更是好一顿夸。
夸完后,林国强还是忍不住道:“弯弯啊,黑水河里淤泥太深了,很危险,这种危险的事儿,尽量别做了。”
林弯弯知道自己现在要是反驳的话,估计就得惹来一番长篇大论,干脆直接保持了沉默。
林弯弯没接话,林国强也就没再说什么。
吃完饭,赵菲主动接了洗碗的活,林国强和杨翠芬以及林大河三人则是将带回来的苞米倒了一袋在地上,开始挨个给它们编小辫子。
说是编小辫子,其实就是将这些苞米外面的那层皮给扒开,然后将那层皮编成类似绳子,一根根苞米全部编进去,最终形成长长的一串直接挂在房间的房梁上。
这样做可以有效的节省空间,不过也没编多少,大概编了一半不到的样子,便听杨翠芬开口道:“应该差不多了,剩下的全部剥了吧。”
林弯弯知道,编好的那些都是留着自家吃以及来年做种的,而现在要剥的,则是拿去大队部交公粮的。
几人点头,将手头的苞米棒子编好,便全部交给林国强和林大河两人去悬挂了,剩下的几人则是坐在板凳上开始剥苞米。
先是用手剥上一根完整的苞米芯出来,然后拿苞米芯开始搓另外一根苞米。
这样不仅速度快,而且还不咋伤手,小时候林弯弯不懂这些, 就拿手在那干剥,晚上就起了大水泡,疼的直抽抽。
“爸,过几天是不是要去交公粮了?”林弯弯问了句。
交公粮,其实就是交农业税,只不过这个时期收的并不是钱,而是粮食。
这事从1949年开始便有了,哪怕现如今已经包产到户,仍旧是需要继续交公粮的。
林弯弯记得,前世交公粮这事好像是一直到千禧年前后才被废止了。
“嗯,咱们村已经有一些人家交过了,过几天等地里的苞米收了,就可以去交了,你问这干啥?”林国强有些意外,这丫头平日里是根本不过问家里这些事的。
“过两天我想跟着你一块去乡里看看。”
林弯弯记得,前世这一年的十二月份下了一场超级大的雪。
雪灾不仅导致全面封山封路,更是让许多人家差点没熬过去饿死冻死在大冬天了,他们村子里就有两户老人没熬过去死在了大雪灾的时候。
林弯弯之所以记得这么清楚,全是因为这一年发生了太多事。
先是大哥被砸断腿,接着她爹也是因为大雪封山导致山路湿滑才摔下的悬崖。
除此之外,那一年林国强和杨翠芬他们住的那间屋子也叫大雪给压塌了!
万幸当时人都没咋受伤,加上林弯弯已经嫁出去了,杨翠芬便带着小孙子住进了她的屋,这才勉强熬过了这个冬天。
想到被压塌的房子,林弯弯心里想要赚钱的想法更迫切了些。
不说其他人的房子,至少爸妈住的那间必须得重建!
但建房子起码两百块还是要的,现在别说林弯弯,便是整个林家,都凑不出来五十块钱。
拿什么盖房子?
除了盖房,今年大雪灾的寒冬也不好熬,林弯弯注意到,家里压根没储存煤炭,只有一些劈好的大柴。
靠那些柴,虽然也能勉强熬过去,但人肯定是住不舒服的。
所以除房子外,还得想办法搞一批煤,或者再搞一批柴回来。
这些,都需要用到钱!
虽然已经连续喝了好几顿鱼汤,但众人就跟喝不腻似的,一个个吃的喜滋滋的。
反倒是林弯弯中午吃的鱼肉比较少,更多的反而是鱼汤泡饭。
吃饱喝足,林大河让林丹丹洗碗去了,他则与林弯弯二人招呼上林国强、杨翠芬,以及赵菲,一行五人直接去了林国强他们睡的那间屋子。
刚一进门,众人的目光便不由自主的被屋子中间的那个竹筐给吸引了。
因为竹筐里面竟然堆了密密麻麻的小袋子。
“这些是啥?”杨翠芬不记得自己屋子里头有这些东西。
“妈,你打开看看就知道了。”林弯弯笑着道。
见女儿卖关子,杨翠芬干脆直接走过去,拿起一个小袋子便打开了。
入眼,是粒粒颗粒分明的大白米!
“这是大米?”
提起来掂了掂,这一小袋起码接近十斤左右。
“这底下不会都是大米吧?”杨翠芬瞪大双眼,满脸的难以置信。
此话出,站在旁边的林国强、赵菲两人也坐不住了,赶忙凑过去查看。
只见杨翠芬手上的那个袋子里果然都是脱粒好的大米,不仅手上那袋,底下连开了好几袋也同样都是粒粒分明的细长大米。
就在此时,林弯弯的声音响起:“这底下不全是大米。”
此话出,正急着往下翻的三人都是一顿,接着反而松了一口气。
这么满满一筐子如果都是大米的话,怕不是得有上百斤了,那可就是十几二十块钱了,那得多吓人?
三人刚松了一口气,便听到林弯弯笑吟吟的声音接着响起:“除了大米外, 里面还有小半是白面,回头咱们可以自己蒸馍做面条啥的吃。”
“啥?这么多粮食?你们哪来的这么多粮食?”林国强不淡定了,赶紧转身看向儿子,满脸的惊疑不定。
这一次,林弯弯没开口,反而示意一旁的大哥开口。
这事林大河都是亲身经历过的,便一五一十的老老实实将早上林弯弯带着他一大早去黑市卖鱼,随后又去了粮食局家属院那边拿鱼换粮食的事情都给讲了出来。
“卖……卖了五十多块钱的鱼?还换了上百斤的粮食回来?这……这鱼这么值钱?比去伐木队还挣钱呢?”
杨翠芬和赵菲两人惊的嘴巴都合不拢了。
要知道他们这一大家子人一年到头辛辛苦苦的在地里抛食,一年下来也就结余个十来块钱,可今儿个林弯弯与林大河两人一个上午就赚了五十多块钱,还带了上百斤的粮食回来。
这带给他们的冲击实在是太大太大了,大到他们甚至不敢去相信。
“妈,钱就在你后面的床上呢。”林弯弯努了努嘴。
先前进来的时候众人光顾着看摆在地上的竹筐子了,都没注意到放在床单上的那一沓花红柳绿的钞票。
此刻,经林弯弯提醒,一伙人才如梦初醒般的发现床上果然还放了一大把的现金。
有一毛的、两毛的、五毛的和一块的,两块的也有,不过不多。
杨翠芬几乎是下意识的便将钱都给拿了起来,有些不敢相信的站在那数了起来。
林国强和赵菲两人就站在旁边默默的帮着数第二遍、第三遍。
哪怕是林大河,回来已经亲自数过一遍了,此时见到杨翠芬他们数钱,还是忍不住站在旁边默默咧嘴看着。
反倒是林弯弯,重生回来还是第一次来到爸妈的屋子,此时趁着大家都在盯着数钱,忍不住抬头仔细打量起屋顶上的房梁来。
林芳芳就站在水缸旁边盯着里面的鱼,一时不察,直接被溅了不少到身上,顿时发出了一声尖叫,赶紧往后退了几步。
“林弯弯,你真的不肯?”林芳芳有些不甘心,还是忍不住问了一句,结果这一次林弯弯连回答她都懒的回答了。
“你……你好的很,哼,以后我们都不跟你玩了,看谁陪你去镇子上逛街!”
放下狠话,林芳芳立马朝着院门口走去,路过那些咸鱼干的时候,又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她也好些日子没吃过荤腥了,否则也不至于跑过来想把林弯弯这个冤大头给喊出去,结果没想到不仅大鳌花没吃上,还沾了一身的腥水,气死她了。
一直到走出院门口,林弯弯都没带喊她的,这让她感觉林弯弯好像真的变了。
正想着要不要放软一些语气说说好话, 没准林弯弯就肯把那条大鳌花给拿出来了。
结果还没来得及转身呢,便听到身后突然传来嘭的一声。
转过身去,林芳芳顿时傻眼了,林弯弯竟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过来把院门给关上了!
她从外面推了两下,竟然推不动。
“哼,林弯弯,这可是你先把事情做绝的,别怪我!”林芳芳眯着眼恨恨的盯着院门放了句狠话,随即转身离开。
门后,林弯弯就站在那,看到林芳芳转身离开,这才无奈的叹了口气。
还是大意了,如果自己多加小心一些,回来就把院门给关上的话,或许就没这么多事了。
以她对那个林芳芳的性子了解,估计不用第二天,自己在家抓了许多鱼,还有一条大鳌花的消息便会传遍全村。
尽管有些头疼,但这都是早晚要经历的,林弯弯倒也没有去担忧太多,被发现便被发现吧,那些人总不能来家里抢鱼吧?
至于会不会也学着自己去黑水河里抓鱼,那就不是她能管得了的。
不过,抓鱼去卖这条路子应该是快要行不通了,起码暂时是不太行了,否则指不定就被怀恨在心的林芳芳等人给举报了,到时候可就麻烦了。
不确定那个林芳芳到底走没走远,林弯弯接下来的时间干脆待在了院子里,将水缸里的水给重新换了一遍,又把早上腌的剩下的那几条鱼串起来挂在了院子里晒起了太阳。
之后,便直接坐在了院子里一边晒着太阳一边剥着苞米一边思索着除了卖鱼,还有什么法子可以快速搞钱。
太阳逐渐西斜,大概下午三点左右,门口传来了敲门声。
听着外面两孩子叽叽喳喳的兴奋动静,不用开门也知道是大哥大嫂带着两孩子回来了。
果不其然!
回来的不仅有大哥大嫂和两孩子,在几人后面还跟着一头长的颇为高大的顺毛驴,看着倒是挺乖顺听话的。
“大哥,嫂子。”林弯弯打了个招呼,赶紧将人给放了进来。
林大河将院子的门槛给拆了,将毛驴连带着后面的板车给一起赶到了院子里,在院子旁的一颗枣树下栓好,这才忍不住道:“大白天的,咋把门给栓上了?”
“刚才林芳芳过来了。”
一听林芳芳来了,林大河、赵菲两人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要知道,林芳芳、林弯弯,秦佳佳,还有一个叫杨小花的,这四个可是这方圆十多里内最能搞事情的几个“女流子”了。
这一处鱼线除了上了一条大草鱼之外,竟然还上了一条大鳌花!
说大鳌花可能很多人不知道,但如果说起它的别名,很多人可能就清楚了,它还有一个别名叫做松花江鳜鱼,或者叫桂花鱼。
此鱼是蒜瓣肉,无论清蒸还是红烧,都是一等一的鲜美,价格也比黑水河里的大鲤鱼高出不少。
这还是林弯弯第一次捕到大鳌花,将鱼抓上来放入篮子的那一刻,林弯弯的心里还感觉有些难以置信。
没记错的话,这大鳌花虽然是杂食性的鱼类,但更多的好像是吃荤的吧?
自己用玉米竟然还能钓上来一条大鳌花?这事说出去谁敢信呐?
虽然这第一处鱼线只上了两条鱼,但林弯弯反而比以往上四五条鱼的时候更兴奋,也更加期待。
能上第一条,或许就能上第二条、第三条!
可惜,后面接连四处鱼线全部被起出来后,虽然又上了九条大鲤鱼,却再没有发现鳌花的踪影。
不过林弯弯也不气馁,能上一条已经是运气了,再上一条,那真的有些不太现实。
将竹筐放在小水塘里浸着,林弯弯则带着新制作的那条鱼线继续朝着上游走去。
黑水河大部分位置都在七至十米左右的宽度,而这边回水湾的宽度大概在十五六米左右,两边有不小的浅滩,而浅滩基本都被芦苇给占了。
林弯弯在芦苇里面深一脚浅一脚的往前走,差不多走了二十多米的样子才停下。
来到芦苇荡最外面,挑选了一处比较合适的位置,将鱼线直接扔到了水里,随即将鱼线拴在了旁边几株芦苇上。
正要起身,动作忽然一顿,整个人的目光都落在了不远处的一株芦苇根部。
如果顺着林弯弯的目光瞧过去的话,便能发现,在那株芦苇的根部淤泥位置,一个圆圆的,大概盘子大小的灰黑色甲鱼正顺着水一点点的往岸上爬。
这是爬上来晒太阳的?
或许是因为林弯弯刚才正好蹲在芦苇里面,对方没发现此处有人,所以才敢爬上来的。
现在林弯弯也不敢乱动,就蹲在芦苇荡里,顺着芦苇之间的缝隙,目光死死盯着那只一点点往上爬的大甲鱼。
哪怕没上手,林弯弯也能估算出这条甲鱼起码三四斤以上!
后世,像这种级别的野生大甲鱼,起码也得一两百块钱一斤。
当然,那是放在后世,现如今的话,这种野生甲鱼虽然不多,但也算不上稀少,卖不上什么价,一斤估计也就一两块钱的样子。
但,这甲鱼熬汤很补啊!
就家里那些人现在的身子骨,如果能够抓到这只甲鱼的话,炖个汤那也是极不错的!
抱着这样的念头,林弯弯强忍着没动,继续盯在那等着。
甲鱼的动作很慢,爬一会歇一会,足足两三分钟,才爬到了那芦苇根部,找了处舒服的位置,便躺在上面眯着眼开始晒太阳。
就是这一刻!
顾不上什么淤泥不淤泥,林弯弯几乎是直接蹿出去的,在芦苇荡上借力踩了几下,随后一个健步直接跳了过去,好悬在那只甲鱼察觉不对开始跑之前,一把抓住了对方的身子。
抓着甲鱼壳赶紧提溜上岸,迅速朝着竹筐位置赶去。
直到将甲鱼扔到了竹篮子里,林弯弯这才松了一口气。
确实还没吃,能在这吃上一口热乎的也好,林弯弯点头:“那麻烦杨叔了。”
“不麻烦,不麻烦,一碗面一毛钱,不收你粮票,可以吧?”
“可以。”林弯弯苦笑点头。
老头子进屋做饭去了,林弯弯则是出门将驴车给拉了进来,又将驴车上的东西都规整了一下全部收到了竹筐内,方便待会背着出门。
等做完这些,那老杨头也端着一碗面和一杯开水走了出来。
面就是那种普通的手擀面,上面只飘了两根青菜叶子,连油水都看不到。
不过有的热乎吃就不错了,林弯弯接过面大口吃了起来。
吃完又喝了一大口的热水,这才从口袋里掏了一毛钱出来递给对方。
“杨叔,我先走了,麻烦您了。”
“成。”老杨头乐呵呵的收下钱回屋。
从大队部出来,林弯弯背着竹筐便从乌伊岭公社左边的进山口进山了。
从这里走到目的地还得两个小时左右,时间不早了,林弯弯不敢耽搁,一路上几乎一直都在闷头赶路。
好在乌伊岭公社这边的人基本都在田里种庄稼,或者是在山里捡药材砍木柴,一路上偶尔便会碰上一两个人,倒也没有显得多么恐怖。
当然,也就是前半段,随着林弯弯逐渐深入小兴安岭,两旁人迹彻底消失,远处的屋舍也逐渐淹没在群山峻岭之间。
一路上所能看到的,除了参天大树,便只有连绵不绝的无垠山头。
特别是林子内偶尔还会传来一些古怪的叫声,听着分外渗人。
走到这种地方,哪怕是林弯弯也忍不住提前将身上背着的那杆枪里给装上了子弹。
真要是碰上什么不开眼的野兽过来,也好立马开枪自保。
好在,一路平安。
不知不觉间,脚下的路已从最开始的一米宽逐渐变成仅供一人勉强行走的杂草小道,不时还会碰上风倒木横在路中间,连人走过去都费劲,更别提车了。
在这种环境下又走了近半个小时,林弯弯终于停下了脚步。
不是抵达了目的地,而是已经抵达小兴安岭当中的一处白桦林。
身后,是层叠的红松、冷杉,身前却是层层叠叠高低交错的白桦林,两者泾渭分明,却又并不突兀。
在这里,一缕缕阳光只能偷摸着从枝叶交错的白桦林缝隙中穿插而下,映照在地面。
厚重的落叶与苔藓,踩上去柔软而湿润。
有些位置甚至类似沼泽,一脚下去水混杂着泥能直接淹没整个鞋面。
初次进来的人,会非常不适应,但林弯弯早已习惯。
这里距离乌伊岭公社大概有近十里左右了,中间至少隔了四五座大山,便是乌伊岭公社的人,也甚少会来此。
前世林弯弯便是在这片白桦林内采桦树茸采的忘记了时间和方向,等再想找同伴的时候,发现怎么都找不见,最终着急忙慌之下乱走迷了路。
既然已经来到这里,林弯弯也就不着急了,现在直接找上门的话,感觉还差了些火候。
既如此,干脆抬头搜寻起桦树茸来。
寻找桦树茸其实并不难,只要眼神足够好便能够发现。
之所以到现在都没有多少人专门进山采摘桦树茸,其实就两方面的原因。
第一是采摘不易,大部分桦树茸都生长在离地数米甚至是数十米的树干上,想要采摘极为费时费力且还危险。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