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小说尽在A1阅读网!手机版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其他类型 > 麻绳当从细处连,自知为治苦命人结局+番外

第5章

发表时间: 2024-11-18
与自主性的结合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比如有时虽然没有展示舞台或关注度,但在使用礼物时仍表现出明显的倾向性。

当前的教育体系在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正如书中提到的,即使进入重点院校的学生也难以学会创造性解决问题,从深层次概念上理解教材内容。

而胜任感往往需要来自客观环境的反馈,并且由于前两者的存在,个体会更加积极主动地追求胜任感。

当这三者不断融合时,个人意志力将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

然而现实情况是,无论是家长、职场前辈还是学校教师,在提供帮助时往往会加强控制,从而削弱了个人的内在动机。

因为他们需要通过他人的成就来满足自己的胜任感需求。

这在短期内看似高效,但随着时间推移,当这些曾经缺乏胜任感的人再次面临挑战时,他们将何去何从?

这导致了整个循环中的自我决定变成了被迫决定。

个人的目标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这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相似之处。

也就是说,在那幅著名的金字塔图中,位于底层和中层的爱与归属以及尊重需求的描述更为纯粹,提供知识的人类甚至不需要了解执行这些行为背后的逻辑。

在提及这些事情时,我必须指出第一点:亚伯拉罕·马斯洛从未使用金字塔来描述需求层次理论,即在他的理论框架内,需求的建立并没有严格的顺序或从属关系。

目前市面上有一些流行的书籍采用这种图形化的方式来教导人们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应该追求什么目标,旁边还会附上一些历史上成功人士的故事作为佐证,声称如果不遵循这些原则就会不稳定。

大多数情况下,这些都可以被视为是对成功学的一种误解或过度简化。

此外,尽管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在多部著作中被广泛讨论,但其缺乏确凿的知识基础,因此我们基于该理论进行的实验也缺乏说服力。

由于未考虑的因素众多,且难以排除的干扰因素也很多,我们并不需要将其作为自己人生道路的指导。

然而,至此我们仍未明确问题的核心:是否仅凭某人的名气就能让我们相信他们的理论?

对此我仍持怀疑态度。

不过,其中一些实验确实相当有说服力,例如恒河猴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