础,为以后的考试成功提供了保障。
曾国藩考中了举人后,非常得意,认为进士近在咫尺,时囊中之物,这时候的“傲”的性格无疑展现出来,很多时候越在意的越得不到,不计较了反而得到了你想要的。这一次,现实却给他当头一棒,会试失利了。落榜以后,曾国藩没有回家。由于第二年要开恩科,曾国藩就留在京城复习备考。一年后,再度应试,再度落榜,曾国藩十分沮丧,就回到了湖南老家,要知道,进士考试要比秀才、举人考试难得多,清朝全国考生有几百万人,三年一考,一次录取也就四百人左右,平均下来,一年也就是一百来个考生能通过考试,考试有时候也有几份运气的成分,实力是基础,但是考题有时候在你的学习范围内,会更加有利。
回家后,曾国藩又把精力放在苦心钻研八股文上,在道光十八年(1838年),他再赴京城应考,然而,曾国藩的老家却在此时遭遇天灾,为了给他筹钱,曾麟书卖掉几亩良田。这时的曾国藩也感受到了很大压力,他背水一战。功夫不负有心人,他顺利通过会试,殿试时,又中进士,名次不太高(三甲第四十二名)。这一年曾国藩二十八岁,在进士队伍里算是非常年轻的,当时进士平均年龄三十七八岁。这一路走来可以说是几经波折,但最终步入仕途,可以说是对全家人的支持和自己有恒的最好回报,曾国藩的科举历程是一段励志史,在当今的社会中仍然绽放着光芒,我们从中学习坚韧、有恒的那股劲,笨拙不可怕,充分认识后,一步一个脚印,不贪图快,稳扎稳打,打下基础,总有一天,会光芒绽放。
曾国藩高中进士,在之后的朝考中名列第二,顺利成为庶吉士,算是真正的金榜题名了,在回家看望家人之后,于道光二十年(1840年)被授予官职,1840年正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年份,打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当然这个时候的曾国藩才刚刚进入官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似乎离他还很远。
在这里,有必要讲一下庶吉士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