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偿地拿到了直博指标。
这段不堪的历史,鲜有人知。
不过,我严重怀疑陈仕知道。
04:无色激发态
我再次站在了高速粒子对撞实验的控制台前。
警方几个月的调查都在原地踏步,研究所终于重新开放,而我,也回到了这个让我既爱又恨的地方。
我的实验,高速粒子对撞,已经重复了上千次,原本是想通过高速粒子对撞创造出稳定态的新粒子,但每次都以失望告终。
今天,我心烦意乱,甚至出现了严重的操作失误,以至于实验数据全部作废。
真应该出门看看黄历。
我回到工位,眼前是一堆废纸,它们似乎在嘲笑我的无能。我深吸一口气,试图平复心绪,却突然注意到一个异常的波图。这个异常,是我从未见过的,它不应该存在。我疯狂地翻阅着这次“错误”实验的数据,一个惊人的现象出现在我眼前。
在那次意外的对撞中,两个高速粒子碰撞后产生了一个质量极小的新粒子,在0.0012秒内消失了,然后又重新出现,但位置发生了偏离。
这怎么可能?
根据能量守恒,它不可能就这样凭空消失。唯一合理的解释是,它们进入了高维空间。这个想法让我心跳加速,我知道,这可能是一个重大的发现。
我将新粒子称为“羽子”,以我弟弟之名,并这种现象命名为“无色激发态”。根据我的理论,羽子在获得足够大的能量后,能够进入激发态,从而进入三维之外的高维度。
即便是加速到近光速运动的粒子碰撞产生的极大能量,也无法让羽子在高维空间内保持稳定。理论上,能量被消耗后,羽子又“跌落”回三维空间,但考虑到羽子在高维度上可能存在位移,那么“跌回”三维空间的坐标也与之前不一样。
我赶紧整理了以下关键数据:
- **质量**:羽子的质量极小,约为电子质量的1/10^6,这使得它在高能对撞中极易被激发。